当初是人见人爱的香饽饽,后来却成了食之无味的鸡肋,甚至是人见人烦的拖油瓶——这是很多大公司业务的真实经历。 时代的潮流风起云涌,商界的竞争如此激烈,砍掉或卖掉团队辛辛苦苦做起来的业务,其实也需要快速的决断力和壮士断腕的勇气。 一起来看看,2015年大公司们都甩掉了啥业务? 欧司朗忍痛割肉两大业务CLB和LLS 跨国LED巨头欧司朗准备在中国进行最沉重的“瘦身”计划,分拆旗下两大业务CLB(传统照明及镇流器)和LLS(LED灯及系统),来自媒体消息指,这两大业务估计大约为7.2亿欧元(折合人民币约49.2亿元)。 欧司朗披露的业绩显示,2015财年(2014年10月~2015年9月)公司实现营收55.74亿欧元,同比增长8.4%;净利1.71亿欧元,同比下降11.2%。 欧司朗作为传统照明巨头,尽管在生产灯泡如白炽灯、节能灯传统产品上有较大优势,但随着LED技术革新、资本纷纷涉足,数千家中国厂商开始生产LED灯泡,新加入的竞争对手没有包袱,凭借更低的成本优势和低价策略,使得原本风光的外企陷入产值下滑的局面。 实际上,欧司朗佛山工厂的业务调整早在2013年7月有过一次大动作,欧司朗曾将日渐失去竞争力的传统螺旋灯车间关闭。据当时报道,欧司朗在一份内部文件中坦承,“照明市场正从传统照明过度到固态照明(LED灯具),由于过去我们的专注点有失误,导致目前我们在某程度上是落后于一些竞争者。” |
联系我的时候请说明是从三千网看到的信息,谢谢。